11月27日,以“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16首届中国ppp投资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民建中央原副主席朱相远、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领导出席并致辞;ppp研究专家、学者及金融机构共聚一堂,谋划ppp发展蓝图。
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ppp改革的总体部署,响应推广ppp合作模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整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及各类企业,共同把脉中国经济,大力推进ppp模式。
在央行从事20多年金融工作,最大感触就是“风险”,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安起雷先生,就加强ppp模式运行中的风险防范问题,作了“关于中国的ppp投资与风险防范问题”的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安起雷
未雨绸缪,强化“顶层设计”防患于未然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矛盾加剧,ppp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优势而受到政府的鼓励和社会资本的推崇。然而,我国ppp改革在取得进展、初见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信用建设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时刻警惕金融风险。
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资金投入,而ppp又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市场投资主体,需要追求合理稳定的回报。这其中的矛盾点看似简单,但成功地实践必须经过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持续地探索。
安起雷先生指出,在国内经济环境下,央行面临货币超发等多难选择。实际上,中国经济并不缺钱,而是缺好的项目。他从经手德隆系案件的经历中,感受到:任何企业、任何项目,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都会面对风险,而且风险无处不在。首先是制度设计,即使完好的制度设计,在实际操纵和运用当中,依然会发生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加强顶层设计,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监管部门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对于ppp模式,安起雷先生认为,重在顶层设计。
首先,要建立风险风控机制。如何识别风险、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化解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都考虑好。
另外,要防止一哄而上,对风险防范不够。安起雷先生指出,去年股灾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股市散户占比过高带来的“羊群效应”造成的后果。
ppp项目运作:要投资收益,更要本金安全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解决了“把蛋糕做大的问题”,但是也积累了很多矛盾: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积累的风险问题。
对此,央行已经着手进行改革,如加强金融监管、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等措施来系统化地解决这些积累的问题。
ppp是政府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方式,ppp项目的融资问题,是介于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体。
财政资金是一去不回的,但是社会资本是要必须有回报的。金融的生命力在于周转,利息和本金都要回来。也就是合同要求的本金和利息能不能回来的问题。
安起雷先生指出,央行的职能就是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近年来,央行也进行了结构调整,来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投资风险。例如,人民银行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正在向国际惯例靠近,银行倒闭的最高赔付额度是50万等措施。
“2016首届中国ppp投资论坛”由中国投资论坛政府和社会资本促进会和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发起,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国投信达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战略支持。论坛聘请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担任总顾问,同时聘请多位部委、省市领导和行业专家担任论坛顾问。
本次论坛的召开,是2016年ppp发展之年的一大盛事,为政府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搭建了合作平台,必将对推进我国ppp投融资发展和项目落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论坛得到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cctv、中国政策研究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